三面环山, 北面八百里洞庭连长江,山水围合,把湖南围成了一个难与外界相通“桃花源”。东有罗霄山,南有南岭,武陵山、雪峰山横亘在湘西大地,笔直的峰林拔地而起,直冲云霄。群峰之间孕育出五千多条河流,著名的“三湘四水”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穿山遁地,千迥百折,接纳着沿途的大小溪流,最终殊途同归、万法归宗,全部汇入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湖。长久以来,出入湖湘,人们不得不翻山越岭,或奔命于波涛之中,从屈原到贾谊,再到李白、杜甫、柳宗元等文豪,文人迁客都在湖南留下了人生的长吁短叹。
三湘四水联手群山大湖,把湖南分成风格各异的区域,山水之间大大小小的平地,成为湖南人赖以生存的家园,每一片区域亦显示出其独特的气质。
城名、城址两千年未变的长沙,并非因循守旧的老夫子,反而一副血气方刚的青年模样,泼辣爽朗,想别人不敢想,干别人不敢干;湘北门户岳阳,北枕长江,怀抱洞庭,尽收三湘四水,渔业发达、水田密布,成为名副其实的“渔米之乡”;常德古称武陵,北宋有“常德”之名,源于《老子》“为天下溪,常德不离”,渔人误入桃花源、刘海砍樵、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这里流传千年,创造了独有的“善德文化”。
而湖南湘西,却是另一种难以描摹的存在,仿佛从来没有一块土地,像她这样氤氲着灵动、充满了神秘。高山峡谷将苗族、土家族、侗族、白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悉数接纳,村村寨寨隐于云烟深处,各自依着自己古老的信仰和习俗而生活。近现代文明也因山水阻隔,在湘西放缓了脚步,这里不仅保留了奇峰秀水,更保留了那些远离尘嚣的清澈灵魂。
曲目
01. 拜月记·驿会太师引
02. 白兔记·打猎
03. 武松大闹观音堂
04. 离别歌
05. 边城鼓韵
06. 坐堂歌
07. 乃哟乃
08. 三棒鼓起源
09. 织锦情歌
10. 娘试女
11. 宝玉哭灵
12. 王婆骂鸡
13. 女红乐歌
14. 客家盘歌
15. 卖妙郎·老正宫调
16. 张广达上寿
17. 洞庭号子
18. 龙虎斗
或许,很多人对湖南印象的只有一个辣,史书也早已给了湖南人“劲悍决烈”的评语,这大概是我们的一隅之见。在音乐中,我们能找到更为丰富多彩的情感。
听见湖南,听一出湘剧,听见“于斯为盛,惟楚有才”,悠久的华夏历史文化,在此传承不息;听见湖南,听一曲花鼓戏,听见湘妹子火辣辣的性格,听见刘海和胡大姐朴素的幸福;听一出热热闹闹的花灯调、土地戏、皮影戏,听见千姿百态的世俗人间情;听一曲高亢嘹亮的山歌,听见跨越千山万水的客家迁徙,听见高山峡谷挡不住的甜蜜爱情;听一曲洞庭渔歌,听见烟波浩渺中“渔歌互答”的欢乐,听见打渔人“两只粗手舵掌稳,一双大脚浪踏平”的勇气;听一曲长沙弹词,听见千年前的寓言故事引得大家爽朗大笑;听一曲常德丝弦、常德渔鼓,愿化身陶渊明笔下人,把哭灵的宝玉带入无烦无忧的桃花源,愿做一回施耐庵书中人,帮大闹观音堂的武松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
听湘西乐曲,则是另一番韵味,那些身着斑斓彩衣的人们,白天背着竹篓走过山路,夜晚倚靠吊脚楼,清风明月送来美妙的歌。还有一些神秘的曲调,或许并不明白其中唱词,但汇聚自然与文化的古老音符,只要响起便能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从天然乐器木叶,到特有乐器咚咚奎,音乐婉转,自然随性;从一路悲壮一路敲的苗族鼓舞,到一路迁徙一路歌的土家三棒鼓,虽民俗各异,坚定的铿锵之气不谋而同;从土家梯玛通灵的巫风到苗族巴代还愿的傩舞,歌舞为媒,人神共娱;女书乐曲,记录女性秘密、传递女性情感,美得曲折婉转,令人一听三叹。
听见湖南,听见万千锦绣潇湘,听见湘楚大地深藏山水中的不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