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简介:
柏林对位乐团(Berlin Counterpoint)是一支由高度专业的年轻音乐家组成的国际乐团。他们在2013年赢得了乌瑟敦音乐奖,这一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他们正式踏入了国际音乐舞台。现在,他们的首张CD由Genuin这家专注于古典音乐的著名唱片公司发行。这张CD是一张充满活力的管乐器和钢琴室内乐专辑,精选了由普朗克、贝多芬、康尼逊和巴伯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各自时期和风格里的经典,体现了乐团在解读和演绎不同音乐语言上的深度和广度。此外,他们对理查德·施特劳斯《蒂尔·尤伦斯皮格尔》的改编展示了他们在对经典作品进行创新性解读方面的才华和勇气。这张专辑的整体效果饱满且引人入胜,音乐在空气中摇摆,营造出一种欢乐而富有生机的氛围。乐团的演奏者们以其精湛的技术、感人的演绎和深思熟虑的音乐解读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曲目
1 I. Allegro vivaceTres vite et emporte
2 II. DivertissementAndantino
3 III. FinalePrestissimo
4 I. Grave – Allegro ma non troppo
5 II. Andante cantabile
6 III. RondoAllegro ma non troppo
7 Techno Parade
8 Summer Music, Op. 31
9 Till Eulenspiegels lustige Streiche (Till Eulenspiegel’s Merry Pranks), Op. 28, TrV 171 (arr. A. Dan)
乐团简介:
柏林对位乐团是一支近期在音乐界引起广泛关注的组合。他们以每位成员的文化多样性为特点,成功地在音乐中展现出高超的和声技巧。他们通过独特的诠释、创新的尝试和新颖的声音展现,成功地吸引了众多听众。乐团的六位成员分别来自罗马尼亚、德国、英国、斯洛文尼亚、美国和土耳其,他们的音乐创作热情感染了听众,使每场演出都成为一次探索之旅。这六位音乐家将各自的文化传统融入音乐体验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自2009年成立以来,柏林对位乐团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音乐节、柏林爱乐乐团、勃兰登堡夏季音乐节和莱茵高音乐节等一系列重要的音乐活动中举办了多场音乐会,并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他们还曾前往毕尔巴鄂音乐协会、瓦伦西亚音乐宫、伊斯坦布尔音乐节、保加利亚鲁塞三月音乐日以及丹麦和墨西哥巡演。在2013年,柏林对位乐团荣获了乌瑟敦音乐奖。乐团的名称“柏林对位”不仅仅是纪念他们在柏林的相遇,更是因为柏林是为数不多的地方能够让来自不同背景的创造性思维有机会相遇并结出丰富的果实。他们代表的是现代、多元文化、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柏林精神。他们闪亮的音色、始终如一的精湛技艺和富有冒险精神的诠释,都得益于他们的故乡。”对位”这个词描述了乐团的使命。在他们的室内乐作品中,他们视自己为一种生活形式的使者,这种生活形式可以作为健康社会的典范。高水准的室内乐需要明了何时应当引领音乐,何时应当放弃引领,适时地追随社会文化主流。这张CD可以被理解为对过去三个世纪社会的一种写照,其中这几位艺术家们以创造性的思维为他们的同时代人提供了榜样的力量。在乐理中,对位法并非简单地将几条独立的旋律线并行起来,虽然它们在形式和节奏上可能是独立的,但它们都需要通过和声连接在一起,而乐团就好比是乐理中那个和声的作用,利用演奏将音乐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描绘了每个人心中的自由精神以及对参与到现代社会的向往。
作曲家简介:
塞缪尔·奥斯蒙德·巴伯二世(Samuel Osmond Barber II)是一位杰出的美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男中音歌唱家和音乐教育家,他也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音乐评论家多纳尔·亨纳汉(Donal Henahan)曾评价他说:”可能没有任何一位美国作曲家能享有如此早、如此持久和如此长久的赞誉。”巴伯的音乐创作主要受到他在柯蒂斯学院学习作曲的九年时光,以及他与叔叔、作曲家西德尼·霍默(Sidney Homer)的25年作曲学习中的影响。他的音乐作品通常摒弃了音乐现代主义的实验性趋势,而转向采用传统的19世纪和声语言和形式结构,其作品充满了抒情性和情感表达。然而,从1940年开始,他在一些作品中开始融入现代主义的元素。例如,他在1945年的《大提琴协奏曲》和1955年的《美狄亚的复仇之舞》中,使用了更多的不协和音和半音阶。在他的1949年的《钢琴奏鸣曲》、1954年的《克尔凯郭尔的祈祷》和1959年的《夜曲》中,他开始使用模糊的调性和序列主义的创作手法。巴伯与作曲家吉安·卡罗·梅诺蒂(Gian Carlo Menotti)相恋 40 多年。他们住在纽约市北部,并经常在那里举办学术和音乐名人聚会。梅诺蒂是巴伯三部歌剧中两部的编剧。两人的关系于 1970 年结束,但一直保持着亲密的朋友关系,直到巴伯于 1981 年因癌症去世。
纪尧姆·康内松(Guillaume Connesson) 是一位法国作曲家,他于 1970 年在布洛涅-比扬古出生。康内松在布洛涅-比扬古国立音乐学院学习了钢琴、音乐理论、音乐史和合唱团指挥,并从 1989 年起跟随马塞尔·兰多斯基学习了六年的作曲。在巴黎国立地区音乐学院,他师从多米尼克·鲁瓦特学习管弦乐指挥,师从阿兰·卢维耶学习配器。从 2001 年至 2003 年,康内松在卢瓦尔河国家管弦乐团担任驻团作曲家,为该乐团创作了声乐交响曲《Liturgies de l’ombre》和交响诗《L’appel au feu》。目前,康内松是苏格兰皇家国家交响乐团的合作作曲家,此外,美国的辛辛那提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休斯顿交响乐团、圣路易斯交响乐团以及英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等都演奏过他的音乐。从 2009 年开始,他成为贝阿恩地区波城管弦乐团的驻团作曲家。
弗朗西斯·让·马塞尔·普朗克(Francis-Jean-Marcel Poulenc)是一位法国作曲家和钢琴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多种类型,包括歌曲、钢琴独奏曲、室内乐、合唱曲、歌剧、芭蕾舞剧以及管弦乐音乐会。他最知名的作品包括为大键琴和管弦乐队创作的《田园音乐会》(1928年)、《管风琴协奏曲》(1938年)、歌剧《加尔默罗修女的对话》(1957年),以及为女高音、合唱团和管弦乐队创作的《Gloria》(1959年)。普朗克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工业家庭,作为家中的独子,他原本被期望能够继承家族企业,因此,他未曾在音乐学院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而是主要靠自学成才。他曾经师从钢琴家里卡多·比涅斯(Ricardo Viñes),在普朗克的父母去世后,比涅斯成为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重要导师和朋友。